揭秘价值上亿的玉石翡翠评估指南
对于翡翠的价值评估,外行人往往只关注种水、质地等常识,但这并不能保证购买到具有收藏价值的品种。实际上,翡翠的价值评估标准通常包括水头、质地、颜色、加工工艺、净度与瑕疵等多个方面。
首先,种指的是翡翠的质地,是对产品最基本描述。在市场上,“老种、新种”、“玻璃种”、“冰种”、“蛋清种”、“豆种”等都是习惯上的商业名称。其次,水是评价重要因素,即光在内传播和表面折射中的不同表象,它包括透明度和表面光泽两大部分。好的透明度和亮泽会使得翡翠显得晶莹剔透,而差的则给人干涩呆板之感。
颜色的优劣也是影响价格的一个关键因素,其中以带绿色为最优品,因为其颜色差别最大,对价值影响也最大。如果一件同时有绿色、红色及紫罗兰色,那便是一件难寻觅之物。此外,“浓阳正俏和”的五字简述了颜色的精华,每一字都蕴含着深层次意义,如“浓”,意指艳丽;“阳”,黄味充足;“正”,纯粹无夹杂;“俏”,美丽;“和”,饱满而均匀。
地则是指除去颜色的基质情况,也称底子,如玻璃地或藕粉地等。这里须注意,不应混淆于“种”。目前许多人将两者混为一谈,这并不符合传统文明,其实每个都有区分开来之必要。“種”可分嫩新老,有时甚至松弛,而“地”则是描述背景,有洁净娟秀或脏精细之分。
最后,在这一系列标准中,“工”的概念涉及形状做工以及重量三个方面,每件作品由于设计师手笔、文化内涵制作年代体量差异,都具备自身特点,因此详细分类是不可能达到的完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