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黄玉蕴藏中国文化常识宝库闪耀社会收藏价值光芒
我曾听闻黄玉的故事,它是和田玉中最珍贵的品种,以其色泽金黄,质地细腻而受到世人瞩目的。据说在清代,由于它与“皇”谐音,又极其稀有,因此一度价值超过了羊脂白玉。在中国西北部的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之间,有一片名叫且末的地方,这里产出了这些罕见的黄玉。
黄玉之所以如此珍贵,是因为它颜色的鲜艳程度不多,浓艳的更是难以寻觅。优质的黄玉,其价值远超羊脂白玉。此外,由于产量少、块度小,再加上年代久远、造型独特、原料优质等因素,导致拍卖价格高达百万元甚至更高。在香港拍卖会上,一次拍出的清康熙·黄玉雕饕餮纹出戟双耳方盖瓶成交价就达到160多万。
除了独有的庄严华贵色泽,黄玉在古代还代表着王者之色,并被用于宗教活动,因而具备崇高、华贵、威严和神秘感。东汉时期经学家许慎就将“黄”定义为土之色,用以象征阳光与土地,使其受到了人们崇尚。
与金同样辉煌,让人联想起“古来金玉系良缘”的说法,仿佛融合了金与珠宝天性的使命,使得观赏性增强,同时拥有深厚文化底蕴。而且,由于硬度达到摩氏6.5度,质地致密细润,对韧性要求极高,更展现了典型油脂光泽,以及内敛而又神秘的情怀。这一切都能代表深邃中国文化的一面。我相信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不断推动这份巨大的收藏价值向前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