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中国文化最大特点的物品精髓
我国的和田玉,是一份宝贵的瑰宝,其文化内涵深邃而丰富。它在我们这里有着至少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占据了我国玉文化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珍贵的遗产和艺术品,也是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的见证。
从古老的殷商时期开始,和田玉就已经悄然进入了中原地区。其漫长而曲折的运输路线,从新疆穿过甘肃、陕西甚至山西,最终抵达河南,这种珍稀物质所蕴含的情感与价值可想而知。在远古时代,有一则关于周穆王乘坐八骏大辇出行玉门关,登上昆仑山,被西王母热情接待,并带回千斤玉珠的传说,让人不禁怀疑这是否与和田玉有关?
无论是祭祀仪式、礼节规矩还是朝觐皇帝,都有着精心设计的一套规定,其中,对于和田玉这种高级材料使用得体又恰到好处,这样的生活方式与习俗,在周朝基本形成定型。而汉朝张骞通往西域后,更多来自新疆的地方产品,如大量入藏中原,不仅成为中国重要的地理发现,更成为中国版图扩展的一个标志性象征。
从颜色来看,我们知道新疆自治区在清代以前尤以黄白两种为主,而其中黄色的那一片,那真是令人惊叹,不亚于羊脂石,我们应该给予这样的黄色石材足够尊重。
在古人的眼里,和田玉代表着伦理道德观念中的高尚品德,而儒家提倡“君子比德于玉”,意味着用石来比喻人的五德:“仁、义、智、勇、洁”。东汉时期对“五德”这一概念进行进一步阐释,将这些物理属性直接映射到人的品格上。
不管是从历史角度、新疆文化角度,或是在当下现实面临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我都能看到新的意义被赋予给这个特殊的地方资源——新疆和田玉,它不仅仅是一件价值连城的人间奇迹,更是一个跨越时间与空间的人类智慧结晶,是中国特色的大众文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