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和田玉展现玉文化之精髓
和田玉,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其深远的历史与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瑰宝。自殷商时期起,这种来自新疆的玉石就被带入中原地区,它们历经漫长而艰险的旅程,终于抵达了河南省。在3000多年的悠久岁月里,和田玉不仅在祭祀、礼仪以及朝见皇帝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周朝还是汉朝,都有着完整且繁复的规定来尊崇和使用这份珍贵之物。
从颜色上看,和田玉呈现多样,如白、糖白、青白、黄、糖碧、墨色烟青翠青至青花,每一种都独具特色,其中以清代前期新疆自治区主推黄玉及白玉最为出众。尤其是黄玉,以其优雅绝伦,不逊于羊脂玉,而我们应当给予它应有的尊重。
古代对待珠器或文物有“君子比德于玉”的用意,即将高尚品德比喻成如同美好的艺术品。而东汉时期关于“五德”一说,将五种物理特性(光芒亮泽、中等坚硬度、高温耐火性、高粘合力、大气压强)与人格品质相比较,即仁义智勇洁,并将这些与各种类型的人物相对应。
无论从历史视角、新文化视角还是现代实际观点看,和田玉不仅是一件精美的手工艺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