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调查事务所黄玉黄口料黄沁料鉴别指南
在古代,黄玉因其与“皇”谐音及极度稀少而备受重视。然而,现代和田玉中对黄玉的研究和开发仍不足,产量极低。常见的“黄口料”、“黄沁籽料”,它们是否就是和田玉中的黄玉呢?
关于这三者,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定义:
黄玉是软玉的一种,其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和阳起石,以透闪石为主。主要产于新疆的若羌、青海格尔木以及辽宁岫岩。
“黄口料”则是指一种颜色偏向绿或青调的原生矿物,这种颜色的形成同样属于岩石次生变化现象,但由于颜色偏移,不符合标准之下的纯正“油色”的定义。
而“黃沿籽料”,实际上是一种褐色的子材,被称作褐糖色,它们同样由外向内逐渐过渡的变化,是后期三价铁离子的浸染致色。
在品质级别划分方面,有专家认为可以将黃玉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不同层次:
一级黃玉:呈深柔和均匀的颜色,质地致密细腻且坚韧,可表现出半透明状及油脂蜡状光泽,无绺裂杂质。
二级黃玉:从淡到深有较好的柔和均匀性,虽然有时会出现无绺裂杂质,但整体保持了较高水平。
三級黃玉則是顏色較淡不太均勻質地較為粗糙光澤不夠且常見於綠雜質。
通过这些标准,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区分并鉴定各种类型的宝石,为收藏爱好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此外,对于市场上的其他类似产品,如山东白圭等,也可借此作为鉴定的基准线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提高宝石鉴定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