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与和田玉山料在社会市场的价值上涨现象分析为何如此受欢迎
我注意到翡翠,这一玉中之王,深受人们的青睐与追求。然而,它仅产于缅甸北部,资源却逐渐减少,面临枯竭的命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导致了价格上涨达百倍以上,其中高档品种的上涨幅度尤为显著。回顾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发现翡翠在与钻石相比,其增长速度更为迅猛。
许多收藏家对此问题感到好奇:为什么翡翠价值能够如此飙升?是由人为操控炒作所致,还是有着必然的趋势?
最近两年在举办的一些公盘拍卖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行家对于一块百万级别的原料往往愿意出价两百万甚至三百万购买,但常常只能空手而归。这表明市场上的行家对未来零售价格充满信心,而不是由少数人控制价格进行炒作。
2004年,一次特别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在缅甸政府举办的一场公盘拍卖中,有一块老帕敢翠料最初被标价18万欧元,却无人问津,最终未能成交;几个月后,该料再次上市,以759万欧元成交,显示出短时间内价格可以翻番。
为什么行家看好这颗宝石?原因之一是它极其稀有的矿藏量有限,以及随着开采方式变得越来越激进,这种宝石可能会在几十年内消亡。而且,与钻石不同,它们主要产自世界各地,而高质量的翡翠则仅限于缅甸北部的一个狭窄区域。
另一个推动因素是现在采掘方式过于粗暴,使得原本需要千年的资源,在几十年内就可能耗尽。我还看到了一段1995年的影片,那时仍旧采用原始的手工开采方法,即使如此,也很难找到好的玉料。此后,不同规模和技术程度的大型挖掘机开始用于开采,并且最近更使用爆破等大规模操作。预计未来10到20年,将会出现大量高档品质的新玉,但之后这种珍贵物资将非常罕见,只剩下一些存货以及偶尔出现的大额变动——这些都会导致高档品质玉器价格剧烈攀升。
供应不足和需求增多也是促使市场看涨的一个重要因素。自2003年以来,对于这些珍贵材料的需求急剧增加,而且中国买家的兴起也加速了这一趋势。不仅收藏者手中的资金增加,他们对于美玉品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从低端商品转向购买高端产品,每个单件交易金额从数万元提升至数十万元乃至数百万元。而那些能够购得佳品的人数量不断增加,但真正能获取优质物资的人却日益稀缺。这一切都说明了,尽管有人竞争但无法进入这个圈子,因为供不应求成了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