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古玉文化铸就高手简述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古玉之魅力所在
高古玉与现代玉器的用途迥异,在当时,它非商品,古代对玉的开采极其困难,加之,当时对玉加工缺乏利器,能工巧匠寥寥无几,所以玉器被王室垄断,只能被少数王权者所拥有。良质美制成人的身价标记,形状或纹饰表明身价等级和礼制。等级越高,其存世稀少,古玉价值即在此。
中国自商始便是礼仪之邦,以九鼎示王者地位,因此,一王者生前用而别人不敢用,即死后随葬物品尤为珍贵。这些常埋于地下无人知晓,更不可复制或流传世间。虽有妃子或贵族使用,但对收藏者来说亦稀有。在考古挖掘中出土也罕见,因汉以前古玉极具收藏价值,其升值空间巨大。
高古玉的收藏
古玉分两种:高古与明清,在二者中又以高古最高。指汉代或汉以前的艺术品,而明清则指明、清时期。这一界限决定了他们各自文化上的差距:神秘、抽象、高雅且稀少,与众不同于多发传世的明清艺术品。
如何成为真正高尚宝石爱好者的鉴赏家?
鉴定首先需把握时代及真伪,不含价格考量。如果只辨时代,则相对容易;但真伪鉴别则艰难,因为它涉及“料、工、纹、形、泌”五重考量。
从料质看,当地料已绝迹今无法寻得;仿造品料质低下,大多青海产,即可判断非正统。此外,从工艺上讲,用手工制作与机器制造易分辨,如口小膛大的规律性不能成立。
纹饰造型各个时代均有特定规律,可通过博物馆研究和专家指导掌握基本技能,便可识别门道。此外,要向专家请教并主动购买仿创作作为标本,并保持心理开放,不宜冲动购求,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懂得如何欣赏并收藏宝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