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空白时期官窑瓷收藏指南108种技艺的瑰宝探寻
在我看来,所谓的“空白时期”瓷器其实并非完全没有官窑产品,而是由于当时明朝面临内忧外患、经济衰退等问题,导致景德镇陶瓷生产出现下降。尽管如此,这一时期仍有精细工艺的人才存在,只是大多数官窑瓷器缺乏明确的纪年款而已。我曾在广东博物馆发现了一件带有纪念款的空白期青花笔架,它高7.7厘米,宽12.3厘米,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我注意到一些收藏家和专家认为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瓷器都是民窑产品,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事实上,在《明英宗实录》、《大明会典》、《明史》、《浮梁县志》、《江西大志陶书》等历史文献中,都有关于这段时间内皇家窑厂继续烧制瓷器的情况的记载。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拍卖会上的成交记录显示,即使是在这个被视为“黑暗”时代的期间,也有一些极具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作品能够流传至今。例如,有几件在2021年的拍卖会上成交价格不菲,其中包括一件以RMB 2,990,000成交价售出的“空白期~成化青花矾红九龙闹海图大碗”,以及一件以RMB 598,000成交价售出的“宣德─空白期青花缠枝莲纹梅瓶”。
这些例子说明,即便是在那个被称作“黑暗”的时代,中国陶瓷艺术依然保持着其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对于喜欢收藏古代陶瓷的人来说,这些作品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去了解并欣赏那段历史。而且,由于这些作品往往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市场价值,其价格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进一步增值,使它们成为理想的投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