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珠宝设计培训机构揭秘常见鉴别和田玉方法究竟如何
和田玉,被誉为玉石中的极品,其质地文雅,历史长久。市面上流传的鉴别和田玉方法众多,如刻划类、舌尖鉴别法、听声音、手摸法等,但它们的可靠性值得探究。
刻划类——用刀划
原理:通过硬度差异区分。由于和田玉硬度较高,而一些石头或玻璃则硬度低于其,可用刀轻易划动。
解释:刻划类仅适用于初级鉴定,对于高端仿制品无效。和田玉具有6.5摩氏硬度,通常不会留下痕迹。但现今许多假冒伪劣产品采用7级玻璃等材料,不留痕迹。此法不实用,即使在商场试验,也常被拒绝。
舌尖鉴别法
原理:据称新疆人曾以此辨识籽料,但缺乏科学依据。
解释:这种方法难以置信……通过尝试来判断是否籽料,如果是则会有涩感。但任何普通岩石舔起来都凉凉麻麻,这种做法并不科学,更何况它可能带来卫生问题。
听声音
原理:由结构致密导致的声音独特,需大量经验掌握。
解释:“听声音”这个说法经常见于网络。在古代,“玉石之音”一词提及,用两块相碰撞后发出清脆洪亮声。但对新手而言,此方法不切实际,就像对于钢琴音乐一样,无知的人无法判断哪个音节错误。
手摸法
原理:导热特性使刚接触时感觉凉爽,并且有压手感。
解释:“手摸法”考验经验,要有触觉才能判断。大部分人自己尝试与玻璃球比较确实困难,从压力感上来说,即便没有差异也不能确定为籽料,有可能是其他类型的玉石。
测密度——一杯水、一秤电子
测量密度,是一种相对可靠的手段。根据国家标准,和田玉密度应在2.90至3.15之间超出或低于这范围,则非真正的和田玉。这一种方式灵活方便,但精确程度有限,不影响对物体的整体评价。
总结,可以看出市面流传的这些鉴别方法,大多数无法有效识别真正的和田玉,或仅能检测一些低端假货。因此,对待这些广泛传播但不可信赖的手段,我们应当谨慎态度,一门综合性的知识才是正确理解并鉴定的关键。不论市场上的哪种宣称,都应保持批判精神,不盲目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