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器行情如同文化传承的金句蕴藏着无限增值空间如何深入探索其收藏之道
古代采芝仙人图,中国玉器收藏的历史悠久,已有七八千年之久。玉器的鉴赏与收藏是一条漫长的道路,眼下市场行情低迷,但未来的增值空间巨大。2000年后大量古玉涌现,但当时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个过程需要15年的时间才能走向高峰。从2005年古玉开始为人熟知到2020年,它们有望迎来一个新的高峰。
在文献中,我们知道“玉”泛指温润而光泽美石。在中国文化中,玉被赋予了丰富内涵,从旧石器时代至今,它融入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其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我国主要产地包括新疆和田、辽宁岫岩、南阳独山、河南密州、陕西蓝田和甘肃肃州等,其中以新疆昆仑山下的和田最珍贵。但4000多年的连续开采使其价格扶摇直上,每年都出现几倍增长。
历代工艺特点体现在琢制工具不同所留痕迹,而真伪辨别则需熟悉每一时期特有的做作痕迹。质地也是鉴定重要依据,如战国时期水苍玉及元代灰白玉,其老坑新坑差异也需注意。
造型随着社会演变而发展成熟,每朝代皆有鲜明特征反映历史背景与文化。这是鉴定真伪重要依据之一。而包浆柔和自然幽光,是真正古玉的一大特色;仿品则过于光亮或均匀无层次感。此外沁色自然变化亦可断代,同时纹饰特点也是分辨年代不可少的手段。
掌握各时期纹饰特点,对于正确鉴定宝贵 古物至关重要。在这过程中,不仅修身修心修德,更能逐步全面的理解古人的神性赋予于这些瑰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