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手镯多少钱的是正品揭秘人工处理技巧与鉴别方法
人工处理翡翠,一般有B货、B+C货和C货三种。B货的人工处理工艺通常包括两个关键步骤:首先,通过浸泡在高浓度酸液中数月至数年来彻底去除杂质,并进行退黄处理,以达到纯净的底色。其次,用高压真空注入无色环氧树脂以增强结构并填充晶粒间或缝隙内的胶质聚合物,为增亮、润色及加固提供支持。不过,也有一些不道德的商家会使用铅玻璃、油或者蜡等替代材料进行回填。这类被称作B货的人工处理品虽然能提升外观,但破坏了天然翡翠原有的结构,效果短暂且容易褪色。
而对于B+C货,它们是在上述漂白和注胶过程中加入了染料一同进行处理,这种类型也常被称为“漂染玉”。至于C货,它是通过炝色法将白色的翡翠加热到特定温度后放入重铬酸铵溶液中,使其变成绿色的加工产品,这种方式使得绿色和地子之间失去了过渡带,显得格外呆滞。
(一)人工处理翡翠的特征
人工处理后的翡翠在洗涤过程中丢失了铁元素等微量颜料成分,使得绿色与地子的过渡带消失,没有那种月晕般的温柔过渡,从而显得没有润泽感。
不论是哪一种人工加工产品,其颜调都显得异常不自然,无生命力,而且如果用放大镜观察,还能发现网状染料存在。
处理品中的绿浮现出明显边缘参差不齐,与天然之美相比如同散落着碎片一般,不见那沉甸甸钉入肉体之深邃含蓄。
天然之石除了硬玉,还含有少许其他矿物,如铬辉石、长石、角闪石云母等,而这些在酸性环境下腐蚀程度各异。当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可以看到晶体表面呈现混乱状,有鳞片状也有龟裂纹迹,即使回填了胶质,也依旧可以看出凹痕。
(二)肉眼鉴别人工加工宝石的手段
观察法:利用放大镜可发现隐藏于晶体内部的胶质或染料,以及由酸侵蚀形成网络表面的痕迹。
点滴试验:将浓盐酸轻轻滴在宝石表面,如果是一颗天然宝石,那么它会迅速吸收水分产生汗珠;然而,对于经过化学改造的宝石,则不会出现这种反应。
敲击法:轻触天然宝石应发出的清脆声音,与敲打后的低沉响声相比,可直接判断出是否为真假。
酸烤试验:覆盖一小块硫磺火把,在背面点燃,将硫磺熔化后再撒上盐,用火柴点燃,让硫磺融化覆盖整个表面,然后快速撤离。在几次这样的操作后,可发现有所不同的地方,就是那些经历过化学改造的小瑕疵。而这项测试对原始商品造成伤害较小,是比较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掌握这些鉴别技巧,便能够准确地区分真伪,不再恐惧购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