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市场蛋糕膨胀下的隐忧
地处深圳市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腹地的金丽国际珠宝交易中心,是珍珠企业较为集中的卖场。近日,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目前,珍珠受众群正在不断扩大。也就是说,珍珠市场这块“蛋糕”总体变大,但令人疑惑的是,分食“蛋糕”的个体珍珠企业,却仍处于不景气中。
据珍珠商户称,无论是淡水珠还是海水珠,相比去年,一直在涨价,且涨势较为平稳,然而市场交易情况却令人担忧。
份额增加行情堪忧
在今年九月香港珠宝展上,优质珍珠的成交量是较为可观的。16毫米以上的无瑕珍珠,尽管价格惊人,仍未挡住有实力的终端消费者对其投资、收藏的热情。由此可见,高端珍珠供应不足,依然是市场追逐的对象。
无论从事海水珠经营还是淡水珠经营的批发企业,普遍反映珍珠整体市场份额增加,且珍珠价格也在持续上涨,但始终走不出交易行情低迷的困境。
有业者认为,虽然市场“蛋糕”变大了,但分“蛋糕”的人也增加了。珍珠行业的入行门槛并不高,从业者数量逐年增加。尤其是在电商、微商崛起后,传统线下珍珠零售门店的生意受到了巨大冲击。“不盲目扩张,以维护老客户为主。不萎缩就是成功。”这是一些传统珍珠批发商、零售商的心声。据他们说,受到微商、电商冲击的销售额高达20%至30%。
“珍珠佩戴文化由来已久,近年来的时尚风潮也为珍珠带来了更多受众。在9月香港珠宝展上,日本Akoya珍珠展位前的人,比其他展位多很多。而且,珍珠佩戴人群也越来越广,各个阶层和年龄段的都有。”深圳市珍珠行业协会会长涂兴财说。
浙江欧诗漫集团珠宝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吴建锋表示,品质好的珍珠涨价是正常的,只要涨价幅度合理正规,品质把控得当,还能在无形中规范整个行业。但目前来看,珍珠价格虽然在上涨,但产品质量却在下降。“比如以往拿来做项链的珠子,现在只能降格做镶嵌货。”他说。
由于禁养新政,珍珠养殖面积下降,导致产量减少。养殖场提前拆除后的珍珠,从5年一个周期缩减为两三年的生长期。因此,品质、品相都不好。而优质珍珠数量减少,也就造成了淡水珍珠的涨价。
淡珠:产量下降成本提升
据涂兴财介绍,淡水珠价格与去年比,涨幅超过50%。
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珍珠蚌养殖区——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地均在出台或已实施全面或部分禁养珍珠蚌的条例,导致珍珠产量下降。
随着各地环保政策的收紧,业内人士预计未来珍珠养殖面积可能将减少近一半。相应地,因禁养而迁移珍珠蚌也造成养殖成本提升,而这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淡水珍珠涨价的最主要因素。浙江诸暨千足珍珠湖北养殖场场长陈志永曾透露,到2016年底,他的养殖场的总产量下降了30%到40%。
实际上,禁养条例实施后的珍珠涨价只是表象,当中反映了我国多数淡水珍珠产业地区的不少问题,如养殖技术落后,珍珠质量差;在市场上没有树立自己的品牌,缺乏竞争优势,销售不畅;产业链较短,只出售初级产品,经济价值低;水体污染,环境遭到破坏。
养殖是珍珠产业发展的基础环节,现实情况是:养殖户的养殖技术较为落后,其知识水平造成对现代科学技术利用率不高,主要还是靠经验,太依赖“靠天吃饭”。此外,珍珠生产的各环节的系统性和关键技术缺乏实践性,在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无法解决。
吴建锋认为,业内的共识是,未来目标是提高养殖技术,优化母蚌的选择,提高单产量,或者往无水养殖的方向发展。
有业者表示,只有重视对生产的各环节科学管理,加强创新体制的建立,引进优良品种,才可能提高珍珠的质量,降低死亡率和低产率,促使珍珠从产量化向质量化方向发展。同时,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管理好水域条件,定期用药物对水体进行消毒,防治病虫灾害。
同时,有业者也认识到,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破坏水质,最终的结果将是失去生态平衡,从而对珍珠产业造成无可挽回的创伤。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事实上,不光是珍珠行业,各行各业也因日趋严格的环保政策而受到影响。这迫使珍珠养殖业必须加大创新和转型升级,也迫使珍珠全产业链改变——提高珍珠首饰工艺,通过配件设计来提高首饰附加值。这样,即使产量下降,但只要保证销售额增长就可以。”涂兴财说。
事实上,淡水珍珠加工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年销售额不超过亿元,再加上加工设计的条件和能力落后,首饰设计理念比较传统,样式单调,低附加值产品的竞争日趋激烈。
据浙江省珍珠行业协会调查显示,2007年以来珍珠产品出口退税率下调, 201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不断上升,低附加值的珍珠首饰产品的利润空间变得越来越小。与此同时,国内珍珠首饰消费市场正在悄然兴起。在国内珍珠市场的竞争中,那些拥有优质原珠收购渠道、先进的珍珠首饰加工技术和设计理念、广为人知的品牌和完善的销售网络的企业,将获得强大的竞争优势,市场将向这些优势企业集中。
只做原料加工的生意,对竞争激烈的感受也就更深。一位业内资深淡水珍珠批发商不认同淡水珠同去年相比涨幅超过50%的说法,她的保守估计是10%至20%。“我们家世代从事珍珠养殖和原材料加工。大家普遍认为,5年前的珍珠市场很热。但其实,上世纪90年代,珍珠就已经风靡全国。那时候,批发商拿着钱排着队在我们养殖场等着下单。现在再也不复从前盛况,低迷的大环境影响着行业发展。现在的状况是,要做得很好,难。要变得很差,也难。不上不下的。”她颇为感慨地说。
海水珠:特殊品种无序涨价
海珠主要有4个品种——金珍珠、黑珍珠、Akoya珍珠和南洋白珍珠。据龙之珍珠董事长蔡文江介绍,以拍卖会上的海水珠价格为风向标,当前海水珠的价格整体涨势平稳。优质珠比如大溪地珍珠、Akoya珍珠、南洋白珍珠等品种价格一直在涨。Akoya每年的价格涨幅约为20%至30%,高品质的珠子价格每年能达到30%至50%的增长;中低端品质的比如南洋金珠,价格有下跌的趋势;特殊品种比如带着孔雀绿的黑珍珠,以不正常速度“无序涨价”,涨幅令人咂舌。
吴建锋称,南洋白珠每年涨价较为理性,涨幅较小,约为5%到10%;金珠则从2007年开始跌价,现在的价格比2007年巅峰的价格还有40%的空间;至于黑珍珠,12毫米以上的大珠产量太过稀少,无序涨价对市场的影响不大。“反正也没货嘛,涨就涨了。不过,8毫米至9毫米的海水珠,由于电商的推动,行情不错。”他说。
深圳丽雅珠宝有限公司的一位批发销售人员介绍称,品质好的13毫米以上的大直径海水珠和直径约为毫米的小珠市场行情较好,11毫米至13毫米的海水珠不好卖。小珠利润较高,利于企业周转。尤其是小金珠,出产量少,有涨势。随着水质变差,海水珠的品质也在下滑,品质好即光泽亮、瑕疵少的珠子容易被抢购。在9月香港珠宝展上,行家挑货都是第一天赶早,第二天要想再“捡漏”就难了。从3月和6月香港珠宝展上的珍珠表现来看,白珠与黑珠的价格涨幅均高达30%以上。
总而言之,优质珠价格涨势平稳,而一些大颗粒的稀有品种,例如浓金色金珠、孔雀绿黑珍珠等,由于其对水域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数量稀少。而随着人们对珍珠认可度的提升,这些品种的价格涨幅会相对较为突出。
金珠格是珍珠品类里整体较高的。10年前,金珠比黄金还贵。一方面,金珠的产地和产量均稳定;另一方面,金珠培育困难,养殖成本高于其他品种。所以现阶段,普通大小、成色的金珠的价格相对比较稳定,甚至略有下跌,而直径较大、金色越浓郁的高品质金珠,价格上涨较显著。
黑珍珠在印尼、澳大利亚等地也有产出,但还是以大溪地最为著名。具有较好蓝绿冷色调晕彩的黑珍珠,产量稀少,即市场上常说的孔雀绿黑珍珠,广受消费者的喜爱。因此,在大溪地的看货会上,已经特意将孔雀绿与其他普通黑珍珠分开进行售卖。从这两年展会的情况来看,普通大溪地黑珍珠的价格相对也是比较稳定的。作为最高品质的孔雀绿黑珍珠,其价格目前也已经具有大幅的提升,尤其是颗粒直径较大的,涨幅显著。
Akoya珍珠的表现仍旧亮眼。产自日本等浅海地区,有着优异的光泽,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一粒的亲民价格,在市场上备受欢迎。有调查称,根据日本上游珍珠供货商的分析,3毫米至6毫米的Akoya珍珠价格涨幅明显,6毫米至9毫米的价格涨幅较小,而9毫米至10毫米的价格几乎没有变化。主要原因是很多较小的高品质Akoya被越来越多地用在各种各样的设计当中,需求量有较大提高。
白色的南洋珠一般比Akoya大。澳大利亚的南洋白珠产量相对稳定,市场价格也较为平稳。16毫米以上的南洋白珠产量较少,价格一直占据白色珍珠顶端,每年维持小幅提升。
来源: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