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籽料开采谣言四出真实情况如何和田玉籽料到底还有多少
在微信上,小编偶然间看到了一篇关于和田玉的文章,提到自2015年5月起,新疆和田地区对外公拍了1000亩戈壁范围的籽料开采地,并计划在8月份再次公拍2500亩开采地。这是自2007年当地政府实施禁采令以来首次对外如此大规模公拍。小编不禁感到惊讶,为何在国土资源部下发限采令后,又突然放开了呢?
查阅资料后,小编了解到,这些所谓的大规模公拍实际上是在2012年进行的,而非今年。人民网曾报道过这样的情况:“记者从和田地区行署获悉,自今年5月至今,当地已对外公拍出1000亩戈壁范围的籽料开采地,年内还计划公拍2500亩开采地。”这意味着这些公开招标已经过去多年的时间。
尽管如此,小编还是希望能够澄清一些误解。新疆和田玉是否真的有那么多未被挖掘出来的宝藏?为什么现在又开始放宽限制,让人们重新回到那片戈壁滩去寻找那些稀缺而昂贵的玉石?
回溯历史,我们知道,在2003年,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和田玉的价值。但随着政府推广知识,到了2004、2005、2006年,那里的农民们纷纷投身于挖掘中,每天都能挖得一车车美玉。而且,那时候的人们认为只要付费就可以获得开采权,但实际上这种开放导致大量乱挖,使得原有的资源变得越来越稀少。
为了治理这一问题,政府先后下达了两条禁令,一条是禁止河道内500米以内任何单位或个人进行无序探矿活动;另一条则是关闭龙喀什河百分之百,无论是机器挖掘还是人力搬运,都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手工或机械作业。此举使原本就珍贵的地产更为稀少,同时价格也因此飙升。
然而,就像古代的一句民间俗语所说,“过去和田玉论车皮卖,现在按斤卖”,如今市场上的高价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业。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禁思考,如果再次允许大家进入这些私密区域会发生什么?
据一位曾经参与“民间公拍”的商人讲述:“虽然官方确实宣布了这么大的面积,但由于之前长期乱挖导致很多好的地方早已被破坏,所以实际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好。”
另一个难题就是成本问题。一位曾经是一名热衷于挖掘者的铲车司机艾沙·外力表示:“现在要找到好的材料简直困难重重,而且每个人的赚钱空间非常有限。”
综上所述,即便是在今天,也依然存在许多迷雾与疑问围绕着这块神秘而昂贵的地球宝石——和田玉。不过,只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不断探索,可以逐渐揭晓这个世界奇妙奥秘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