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古韵铸就玉藏地方文化研究之路
高古玉的魅力所在:
高古玉与现代玉器的用途不同,在当时,它不是商品。由于对玉的开采困难和缺乏加工利器,玉器被王室垄断,只能被少数王权者拥有。良玉美器成了人的身价标记,形状或纹饰表明身价等级和礼制。稀少性赋予了高古玉价值。
中国自商代起便是礼仪之邦,以九鼎示王者地位。生前用于贵族死后随葬,使得这些珍贵物品埋于地下无人知晓,更不可能复制或流传世间。此外,即使是王妃或其他贵族使用的,也极为稀有。在考古挖掘中出土的也罕见,因此汉以前古玉极具收藏价值,其升值空间巨大。
高古玉的收藏:
分为汉代及之前(高古)与明清时期(明清)的两种,其中汉代及之前更是文化上神秘、抽象、高雅且稀少。
目前市场出现新旧比拼局面,新发售的新型材质较易受欢迎,而忽视了艺术工艺;相反,每一件高古都反映了当时不同地域制度、经济状况、审美观念等深刻文化内涵,这在新型材质中无法找到。因此,对于准备收藏的人群来说,新型材质只能作为现代工艺品标本,其价值远低于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品——即那些承载几千年文明精美绝伦、高层次文化载体——高 古 玉。
如何做一名真正高古玉藏家?
鉴定主要关注时代与真伪,并非价格决定一切。如果只辨时代,不辨真伪相对容易,但真伪则需通过“料、工、纹、形、泌”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从料质开始,当今仿效青海料常见,而实际上多数原料已消失;再看工艺,由手工至机器生产差异显著;纹饰造形亦各有特征可识别。而最后通过化学试验来判断其是否经过自然沁渗,这对于模仿近乎不可能。
此外,要成为真正懂得并欣赏这类宝石的人,就必须不断学习了解它们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从而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享受其独有的魅力。这意味着要耐心学习,不急于求成,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对待每一件作品都持谦虚态度,以此提升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懂得怎样欣赏并保护这些宝贵遗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