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鉴定技巧-用水法则揭秘如何用水来鉴别真伪的翡翠
《用水法则:揭秘如何用水来鉴别真伪的翡翠》
在宝石界,翡翠是一种极为受欢迎且价值连城的绿色宝石。它不仅因其美丽的外观和丰富的历史而闻名,而且还因为其鉴定之难。在众多鉴定方法中,“用水法”被广泛认为是最传统、最科学的一种。那么,用水怎么鉴定翡翠呢?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神秘世界。
用水法则
“用水法”也称作“湿透测试”,是通过将宝石浸泡在温和清澈的液体,如食醋或淡盐水中,以观察是否会吸收液体,从而判断其真伪。这一方法基于不同材料对湿度变化的反应差异。
实战案例:青海玉与菲律宾绿钻
青海玉
青海玉以其纯净无瑕、色泽均匀著称。在使用“用水法”时,如果将一块疑似青海玉的小片放入食醋中,它应能保持原有的形状,不会渗透任何颜色的液体。如果有明显渗透现象,那么这可能是其他类型的地球岩石或者人造物品。
菲律宾绿钻
另一方面,菲律宾绿钻由于含有较高比例的铁氧化物,其颜色常常比真正的翡翠更深邃。但当你将一颗疑似菲律宾绿钻的大晶体浸泡在温热淡盐溶液中,它们通常不会吸收多少量,而且表面很快就干燥了,这意味着它们不是真正的地球矿物质,而是人工合成或经过化学处理过。
如何运用“用水”
准备: 选择一个清洁干燥的地方,将所需试验工具如小碟子、食醋或淡盐溶液等准备好。
操作: 将待测宝石放在小碟子上轻轻敲击,使得表面略微凹陷,以便于接触到试验剂。
观察: 在慢慢倒入试验剂(如醋或稀盐酸)至宝石表面的过程中,要注意看它是否迅速吸收了大量试验剂,或是在短时间内呈现出暗淡变色迹象。
分析:
如果没有明显变化,并且经久不易渗透,则该物品可能是一种天然矿物,如青海玉或者某些形式的人造材料。
如果迅速吸收并改变颜色,尤其如果形成了棕褐色的边缘,那么此类行为指示的是一种假冒产品,比如重晶玻璃或者塑料制成的人造仿佛非洲蓝铜辉(这种情况下使用赤酚磺胺可以帮助区分)。
结语
虽然使用“用水法”能够提供一些线索,但请记住,没有单一方法可以100%保证完全准确地确定一个项链上的每个珠子都是真的。因此,在进行任何重大投资之前,最好的做法仍然是咨询专业人士,并考虑多种不同的验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