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故事商场抽奖一等奖18折买玉全额退款如同他的人生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在2021年十一月期间,我与女友前往广州某商场购物,购买了一双皮鞋。售后服务人员告知我们可以参与抽奖活动,此时时间为20:50。我女友按下空格键表示愿意参加,而我则一气呵成中了第一名的奖品!导购员拿出一等奖的证书,一等奖规定我们可以享受柜台商品打八折,但不能超过五万元。这次,我们选择了一块玉 Necklace,原价59,998元,在折扣后仅需10,800元。尽管价格有些高,但考虑到我刚刚开户的信用卡分期付款应该也能承担得起。
电影结束后,我们回到了酒店,我仍然感到不安,脑海中突然闪现类似的场景,就像四年前我和妈妈一起逛商场的时候也有过相似经历,当时两次未中奖才获得二等奖。我告诉她这可能是骗局。她惊讶地看着我说:“真的吗?那我们买的这块玉是假的吗?”
此刻,我心里充满了焦虑和不安。我立即上网查找相关信息,看看是否有人遭遇过相同的情况。在知乎、百度和B站上搜索结果显示,大部分人都认为这种情况有很高的被骗风险。我的心情更加沉重,因为如果无法证明这块玉是假冒伪劣产品,那么退款将不再可能。
根据《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第24条,如果实体店销售而非网络购物,则消费者无理由退换。如果要证明产品质量问题,则需要经过专业鉴定。但即使通过鉴定发现问题,只能通过协商解决,并非自动退款。此时,我意识到网络上的许多博主提供的建议并不准确。
面对这一切,我们决定进行深入调查:为什么会引导我们去那个柜台;抽奖是否个人行为还是商业策略;整个过程是否存在欺诈手段;该如何收集证据?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分别进行了研究,最终在《反不当竞争法》中的第十条找到希望。一旦抽奖式销售最高获赠金额超过5万元,这就是违法行为。而商家巧妙地解释称“打折后的消费金额”不能超过5万元。但接线员纠正说,“差额”指的是打折前后的价格差,不是总计金额,所以我们的购买实际上没有违法。
然而,这并不是所有商品都如此。如果一个商品原本定价为10万元,那么其差额必然超出5万元,即构成了违法行为。基于这样的法律依据,我们向12315消费者热线举报,以《反不当竞争法》定义的事实提出申诉,最终成功确认该柜台先行违规,因此能够全额退款!
取证工作顺利完成之后,无需多言直接找到了商场经理,并以冷静之姿展示了证据及相关法律条文。经理最初否认责任,但最终同意立即退还所有资金。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法律知识和维权技巧,希望我的经历能帮助那些处于同样困境的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权益并采取行动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