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调查事务所探究常见鉴别田玉方法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和田玉,名为玉石中的极品,质地文雅,历史悠久。市面上常见的鉴别和田玉方法众多。例如,刻划类、舌尖鉴别法、听声音、手摸法等,但这些方法真的可靠吗?
刻划类——刀刃试验
原理:通过硬度差异区分。
解释:刻划类主要用于初级假货鉴定。和田玉的摩氏硬度在6.5左右,小刀通常不会留下痕迹。但现在一些仿料采用7级玻璃,与真正和田玉难以区分。
舌尖鉴别法
原理:据说新疆人以前用这种方法辨识籽料,但具体依据不明确。
解释:“舔”一块物体来判断是否为籽料,这种方法存在问题。任何凉爽或粗糙的表面都会给人涩口感,而不是特有的“涩味”。
听声音
原理:由于结构紧密,使得碰撞声独特,但这需要大量经验才能掌握。
解释:“听声音”是网上常见的一种说法。但对于新手来说,不太实用,就像对钢琴音符无感知一样。
手摸法
原理:由于导热性质,所以刚接触时会感到凉意,并且有压手感。
解释:“手摸法”考验的是经验积累程度,用玻璃球模拟温度测试很困难,从压力感觉方面看,即使大致合适也不足以确定其材质。
测密度——水杯与电子秤
测量密度是一种相对可靠的手段,以国家标准规定的2.90至3.15g/cm³范围内判定。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则非真和田玉。这一方法灵活方便但精确度略低,对于判断还算有效。
总结,可见市面流传的许多鉴别方式,只能识别基础造假,或许只能勉强应付初学者。在此提醒大家,对于和田玉之所以进行综合性的学习,没有捷径可言,最关键还是要多观察多学习。而市场上的那些广泛传播的鉴定技巧,可以借参考,却绝不能盲目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