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顾恺之名作洛神赋图与女史箴图探索古代表面处理工艺的多样性
顾恺之(348-409),字长康,小名虎头,晋陵无锡人,是东晋时期杰出的人物画家。他曾为桓温和殷仲堪参军,并担任过通直散骑常侍。他的祖辈都是晋朝官吏和书香门第,他从小就博览群书,展现出多才多艺的天赋。
顾恺之精通诗赋、书法,以及绘画,尤其擅长画人物、佛像、禽兽和山水。他以聪明才智著称,被誉为“才绝”、“画绝”、“痴绝”。与陆探微和张僧繇并称为六朝三杰。
他师承卫协,最擅长绘制人物图像。东晋的大名士认为他的作品是前所未有的。在后人的评论中,他的笔法被形容为如同春蚕吐丝般轻盈流畅,又有紧劲连绵的感觉。他的构图布局完善,思维精微,气质神秘而难以捉摸,与陆探微共同代表了“密体”画派,以区别于张僧繇等人的“疏体”风格。
顾恺之留下了一些名作,如《秋江晴嶂图》、《庐山图》、《雪霁望五老峰图》,其中《雪霁望五老峰图》被视为山水画开创之作。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作品在唐宋时期有摹本传世,但原件均失传,其中《女史箴图》的版本之一被八国联军掠走至今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
《女史箴图》描绘西晋时期宫廷妇女教育文章《女史箴》的场景,而这篇文章原本是讽刺当时放荡暴戾的贾后。而《洛神赋圖》,则基于曹植的同名诗篇,以巨幅绢本着色形式呈现曹植对甄氏深情怀念的情感。这幅作品巧妙地将诗中的意境转化成艺术形象,使得洛神成为一个动态委婉且含情脉脉的人物形象。她与曹植之间若即若离的情感也通过这一画像得到了生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