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蜜蜡秘笈揭秘人工处理与鉴别技巧
在宝石界,翡翠的光彩夺目,不仅因为其天然的绿色,更因为它独特的人工处理技艺。然而,这些看似美丽的手工艺背后,却隐藏着不少欺骗和误导。今天,我们要探索一下什么是人工处理翡翠,以及如何辨识它们。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人工处理的翡翠可以分为B货、B+C货和C货三种。B货通常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漂白除去杂质,然后是注胶。这一过程中,将使用浓酸来漂洗数小时至数月,以达到纯净底色的目的。而第二步则通过高压真空注入无色环氧树脂,以加固结构并起到填充、增亮、润色作用。但有时也会用铅玻璃或油等物质进行回填,这样的产品被称作B货。
而B+C货,又被称为“漂染玉”,是在上述两步中加入染色剂一起处理。此外,还有一种名为炝色的方法,即将白色翡翠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放入重铬酸铵溶液下,使之变成绿色的产品,被称作“炝色玉”或“染色玉”。
当我们谈及人工处理的特征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分:
在酸洗过程中,人工处理后的翡翠失去了绿黄之间的过渡带,而纯天然的绿黄间却有一层柔和且自然流畅的地球晕。
人工品在放大镜下的网状颜料分布明显,与天然品中的晶体结构完全不同。
处理后的绿边缘参差不齐,没有深沉厚实感,而天然品则具有沉稳且富有力的感觉。
用放大镜观察,可见晶体表面呈现鱼鳞状,有凹痕和沙眼,这些都是缺乏于天然品。
为了更准确地鉴别这些手工作 品,我们可以采用肉眼法,如观察法、点滴法、敲打法以及酸烤法。在这些方法中,用放大镜检查缝隙内是否存在胶质或颜料;用盐水滴测试是否能看到汗珠现象;轻敲声响测试清脆悦耳还是低沉闷哑;最后通过火烧测试发现斑点以确定其真伪。
掌握以上几种方法,并对比实物,你就能准确地判断哪些是真正的自然生长而非经过加工的人造宝石了。记住,在宝石世界里,每一颗都值得细心考究,因为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它独特的声音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