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之谜民藏等待承认背后谁在掣肘
自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逐步建立了以国有为主的博物馆体系,主要依靠国家财政补助。然而,这一时期还未全面认识到文化资产的重要性。例如,清代黄石古兽钮章在2013年被拍卖,成交价达到了1,265,000元,而元黑漆嵌螺钿人物故事盒在2016年也以1,437,500元的价格被售出。此外,一十八世纪桥耳炉和近代顾景舟制咏梅茶壶等文物也分别在2017和2021年的拍卖会上获得了高额成交价。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经济持续繁荣,民间收藏活动得到了大幅提升,一些沉睡多年的文物开始进入市场。此外,不法分子盗墓并将这些文物非法流入市场,也对整个文博体系产生了影响。一些专家则没有深入研究,而是盲目模仿西方学者的观点,从而得出了许多错误结论。这类错误结论不仅影响了学术界,还直接指导拍卖行业进行商业行为。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出了关于民间收藏法律问题的问题。如果所有民间收藏都被视为违法,那么数以万计的收藏家岂不是都会成为犯罪嫌疑人?这样的法律显然需要重新审视。而欧美资本力量对此可能持怀疑态度,他们或许希望中国所有民间收藏都是假货,以减少竞争。但这种狭隘的利益驱动背后,却隐藏着对我国文化资产价值认知不足和误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警惕那些试图否定我国民藏价值、利用其狭隘利益的人,他们是在损害我国文化遗产和历史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