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充国主棺内提取出精美玉器
近日,海昏侯墓园五号墓主棺文物提取工作接近完成。经过数日细致工作,考古人员从主棺内提取出百余件珍贵文物,其中韘形佩、玉剑彘等一批深埋地下两千多年的精美玉器重现世间。此前专家在五号墓中清理出一枚刻有“刘充国印”字样的铜印,结合此前刘贺墓中出土的木牍及《汉书》等文献记载,推断五号墓墓主身份为刘贺长子刘充国。专家结合文献记载及棺内陪葬物的位
![](/static-img/3se_0p1JLVkVa2CLPNXfYImjwXfIgoAVmgRRrW1roin0PuKTOfkDyN4nmEUChVGU.jpg)
近日,海昏侯墓园五号墓主棺文物提取工作接近完成。经过数日细致工作,考古人员从主棺内提取出百余件珍贵文物,其中韘形佩、玉剑彘等一批深埋地下两千多年的精美玉器重现世间。
此前专家在五号墓中清理出一枚刻有“刘充国印”字样的铜印,结合此前刘贺墓中出土的木牍及《汉书》等文献记载,推断五号墓墓主身份为刘贺长子刘充国。专家结合文献记载及棺内陪葬物的位置,推测刘充国下葬时未成年,且可能死于刘贺之前,这与史载不同。
据《汉书·武五子传》记载,刘贺死后不久就被除国了,“议皆谓不宜为立嗣,国除”。而“国除”的原因是“海昏侯贺死,上当为后者子充国;充国死,复上弟奉亲;奉亲复死,是天绝之也”。此前,这句话被解读为刘贺死后,因其继承者相继死去,导致“国除”。也就是说,刘充国死在刘贺之后。
“五号墓现阶段清理出的文物异常丰富,说明刘充国在下葬时遵循的葬制是‘王子’级别。”海昏侯考古发掘领队杨军介绍说,主棺清理工作到目前为止,可见墓主头部被漆器叠压,下有玉圭、玉枕。颈部有玉组佩。腰部有玉带钩、玉觹、水晶、玛瑙、铜印、玉具剑、书刀和马蹄金。铜印龟纽,上有“刘充国印”的文字。足部有3个青铜小罐,还有大小玉璧。墓主身下有用贴金片的云母进行包边的丝缕琉璃席,推测与刘贺同款。
“在‘国除’后,刘贺的家族成员均贬为庶人,没有资格享受列侯等级的待遇,因此将高等级器物作为陪葬品随刘贺一起下葬。这也是公认的刘贺墓出土文物丰富的原因。”海昏侯墓葬文物保护及技术保障负责人、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存信认为,如果刘充国死于“国除”之后,随葬品不可能这么多,埋葬规制也不会如此高。此外,根据出土玉枕、颈饰、腰饰等的位置,专家判断墓主人是13岁-15岁的孩童。而墓中出土的马蹄金、若干玩具也可印证这一点。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园为汉武帝之孙、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的家族墓园。自2011年发掘以来,已出土1万余件(套)珍贵文物,对研究中国汉代、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墓园中有两座主墓、七座祔葬墓和一座车马坑,刘充国墓是七座祔葬墓中的一座,其身份的确认对了解西汉列侯等级墓园的丧葬制度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