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与俄料的区别犹如品鉴与鉴赏的双重奏鸣
随着近年来玉器收藏热的兴起,尤其是对珍贵稀有的和田玉的追求,有不少买家在花费金钱后发现手中的“和田玉”实际上是一件俄罗斯玉。这让人不禁思考,两者之间究竟有何差异?
首先,从物理属性看,俄罗斯玉与和田玉都属于透闪石类,其构成差异并不大。而且,由于俄罗斯玉品质良好,其价格也在不断攀升,有些极品甚至不输给和田玉,这使得两者的鉴别变得更加微妙。
对于市场来说,一些鉴定机构可能由于技术或设备限制,在提供鉴定证书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即便附带了鉴定证书,也不能完全信赖。在此背景下,收藏者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鉴别方法,以练就一双能分辨真伪的火眼金睛。
其中,“皮”成为流行的一种检验方法。“皮”指的是籽料表面的天然特征,如石皮、棕眠等,这些都是籽料经历河道长期冲刷撞击形成的自然痕迹。由于山料没有外皮,而大部分俄罗斯玉为山料,所以留皮成为证明籽料身份的一个重要标志,无论是在北京工、扬州工还是上海工,都会留下一小块外皮。
此外,还有一种称作相似度测试,它结合多方面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如果简单观察就能够区分不同的话,那就是俄罗斯白色。从来源看,大约95%以上的俄罗斯玉都是山料,其中也有少量籸,但在市场上较为罕见。而相比之下,与之竞争的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产的大量山料则含有更多脏、绵、绺等杂质,使得这些山材显得更为丰富多彩。
最后,从细腻度而言,对于普通的人们来说,虽然颜色很白但却缺乏油性,让人感觉干涩死板,而真正好的和田籸则细腻多油。在使用强光照射内部结构时,可以看到它呈现细粥状,这正是最根本性的区别之一——油性与细腻程度。因此,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哪一个更胜一筹,因为这也是古代评价好坏的一大标准,比如羊脂白居然被认为是上品,不仅要讲究颜色,还要讲究它是否具备足够的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