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75个中国文化常识汉代玉璧生动地讲述着历史的故事仿佛是古代文人墨客手中轻抚而出的一幅幅精美画
在汉代,玉璧的造型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与战国时期三角形立缘相比,它们的边沿变得更加宽阔,呈现出明显的方形立缘。璧面上的纹饰,如谷纹和蒲纹,由于颗粒较大而稀疏,其凸起程度不够突出,并且上部往往显得更为圆润。此外,这一时期玉璧上装饰性的组合纹样变得更加流行,有些还刻有吉祥的话语。许多玉璧可以分为内外两部分进行装饰,其中内区通常采用蒲纹或涡纹,而外区则常见龙纹或凤鸟图案;甚至有些较大的玉璧,将其表面划分成三部分,每个区域都精美地雕刻着双身龙、凤鸟或是蒲格涡样的图案。
到了东汉时期,玉璧体积进一步增大,并且外缘立面的弯曲度有所增加,但这种类型的物品已经逐渐少见。反观,那些附带透雕装饰或者铭文的玉璧则非常受欢迎。在这些装饰中,也包括了一些吉祥的话语。这类似于以涡纹和蒲索单独使用或者将其与兽面或鸟状图案结合起来制作的一些作品,尤其是在游丝毛雕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手法。
从东汉到隋朝、唐朝期间,再也没有出现过具有代表性的玉壁。这一点可以通过翻阅杨伯达先生主编的大作《中国玉器全集》来发现,即便在这样的专著中,我们依然找不到这段历史时期典型代表性的珍贵收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