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知识社会中为何翡翠价值上涨如此之高的解析
翡翠,这一玉中之王为人们所崇尚、追求,然而仅产于缅甸北部的翡翠资源却逐步减少,面临枯竭。供和求的不平衡使翡翠的价格上涨百倍以上,而且越是高档,上涨幅度越大。纵观翡翠这几十年的发展,翡翠与钻石相比涨幅更大。
为什么我认为价值上涨如此之高?究竟是人为炒作,还是必然趋势?这是很多收藏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在最近两年举办的翡翄公盘拍卖中,有一种非常突出的现象:行家看一百万的原料往往出到两百万买还没有机会买到,最终可能要被别人以三百万的价格买走。这表明了 翡晏行家对 翡晏零售价格 的看涨,而并不是由几个人操控的价格炒作。
在2004年缅甸政府举办的一次公共拍卖中,有一件事相当有意思:一块老帕敢经历了切割成三四块后的明料,在3月缅甸公盘上标价18万欧元,无人问津,没有拍出去;到了6月再次出现时,那些购买该料的人们意外地愿意支付759万欧元,以此成交。这说明即便最开始无人问津,它依然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值至之前无法想象的地步。
因此,我相信行家的看好原因之一是因为这个世界上的宝石级材质有限。研究宝石矿物的人都知道,与钻石产出于世界各地而且产量较大的至少有十个国家,而宝石级材质仅限于缅甸北部极其狭窄的一个区域。在日本、俄罗斯等地虽然也有但根本达不到宝石级标准。
另一个原因是我认为现在采掘方式过度开发,使原本需要千年的资源,在几十年内可能会耗尽。我了解缅甸开采情况,即使到了1995年,当地仍然十分原始。那时候完全靠手工开采,用绳子系腰带咬塑管跳入水里寻找一些材料,用竹编笮箩抱回岸边。一天下来几乎什么也没得到,还常常有人溺死。但是在96年之后,他们开始截断河流抽空然后使用挖掘机将河底掘空。而最近更采用炸药爆破来挖掘整个矿脉。预计未来10到20年后,将大量生产高档材质,但以后这些高档材质来源将主要来自存货及偶尔出现“暴升”的佳品,那时高档材质将进一步推动价格急剧增长。
供应不足也是原因之一,从2003年以来,对于这种珍贵玉器需求激增,也加快了市场定价。这尤其适用于中国市场,其中消费者增加得很快。收藏家手中的资金也变得更加丰富,他们对于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从低端品种向高端品种转变,同时单件购买金额从90年代初期数万元提升至今已达到数十万元甚至更多。此类购买者数量增加,同时可获得好的品种数量减少,因此有些专家出售了一些商品后,却发现自己拿着钱进不了好东西。
总结来说,由于原料有限、成本提高以及需求增长导致供不应求,是导致我的投资决策产生巨大利润的情况所在。不过,这样的趋势是否持续只能时间证明,因为任何行业都存在波动,不同因素如经济状况或政策变化都会影响市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