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了翡绿了翠 翡翠可分ABC
红了翡,绿了翠
翡翠色泽圆润、温和却不失高贵,好像一个寂寞门庭里的优雅女子,独自快乐,独自晶莹,独自宁静。
赤色为翡,绿色为翠。
翠是玉石中或为绿色,或为紫色、白色的本质部分,而在表层风化形成的至红糖色的那部分就称为翡。别以为那是一层没有用的外皮,其实,这种自然风化形成的色泽也是很难得的品质呢。
行家都知道翡翠分A货、B货和C货。
A货是指未经任何处理的天然翡翠,规范名称叫“翡翠”。
B货是指天然翡翠原料经过强酸浸泡、腐蚀,再用有机树脂充填、固结而成,规范名称为“翡翠(优化)”。这种“优化”其实是把次等级的翡翠经过处理提升,看上去质地比原先好。但是,这种翡翠结构相对松散,时间久一点后光泽会变差,还会有裂纹。这种翡翠在透射光下模糊不透亮,有较大的网络纹,绿色团块边沿也不清晰。
C货是指天然翡翠经过染色处理,规范名称为“翡翠(处理)”。染色的翡翠品质就更差了,容易褪色,视觉上的绿色效果也不那么自然晶莹。如果在光线下看到翡翠内部裂纹处的颜色较深,那就很有可能是一块C货。
不过,单纯凭肉眼想要分辨A、B、C货还是比较困难的,一般要借助一些专业的仪器,再加上鉴定者丰富的经验,才能进行较精确的鉴定。
翡翠讲究四好
“翡翠四好”指优质翡翠应具备的“翠好”、“水好”、“地好”和“完美度好”四个条件。
“翠好”是指翡翠的颜色翠得“浓、阳、正、和”。“浓”是指颜色的饱和度要高,“阳”就是要鲜艳明亮,“正”就是说颜色要纯正而无杂色,“和”是说颜色翠得均匀而无深浅之分。
“水好”是指翡翠的质地要通体透彻,晶莹透明。
“地好”是指翡翠晶体颗粒要越小越好,这样翡翠看上去才够细腻精致。
“完美度好”是说翡翠要无裂痕、裂隙、杂质和其他颜色,重量大小都相对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