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底很重要吗
翡翠的种水是我们说的最多的,种好的翡翠,水头必然不差。对于翡翠的底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样看待的?其实对于这个底,大家应该出一个模糊不清但又不可忽略的部分。为什么说不可忽略,因为他其实人眼对翡翠外表最直观的感受,第一眼就看到翡翠占据大面积的底。作为评定翡翠质量的指标之一,底的好坏和翡翠的种水互相映衬。
互相映衬,对于一块翡翠优劣有发言权的还是种和水,底适合作为审美的指标。底色是翠以外的其他颜色。当翡翠无色时,底为种、水、光泽、净度的综合体现,而当翡翠为满绿或满色(橙、黄、黑等)时,颜色与底子融为一体,此时底即为种、水、色、光泽和净度的综合体现。可见,翡翠的底包含了两个关键要素和三个一般因素,两个关键要素是质地(种)和透明度(水),三个一般因素是光泽、基础色和翡翠的净度。因此,评价一件翡翠成品或半成品底的优劣,主要看翠与种、水之间相互映衬的效果。翡翠的底以质地坚实、结构致密、透明度高、光泽柔润、主色调(翠)与基底、与整下饰品和开头相协调者为好。
底洁净细腻的翡翠玉料经加工后,其表面非常光滑,在光的照射下通透润泽,能充分反映出翡翠玉件的神韵和灵气,翡翠界的商业人士称这种现象为“宝气足”。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翡翠玉料的加工质量和观赏效果,影响到翡翠玉件的质量品级和商业价值。不少人在购买翡翠时混淆种和底的概念。其实两者有本质区别。种注重体现翡翠内部构造的微观指标,底则是外在的、宏观的整体感觉。一般来说,种差则底差,种好底却不一定好。因此,玩家在选择翡翠成品时,不仅要看种,也要看底,看色的优劣,看玉质是否干净无脏,看有无纹、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