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可否标准化
关于物理属性的标准,已有国家标准出台。艺术价值,和主观感受自然是无法标准化的,但是,钻石不也是一样吗?一样也有产品本身物理价值和艺术附加值等因素。珠宝就是珠宝,文玩就是文玩,分开不就行了?为何总是听到翡翠无法标准化?
行业现在比较混乱,没有绝对实力的翡翠势力(或者心超大的个人,比如马云那样的)站出来主持公道,规范行业,即便已有国家标准GB/T 23885-2009出台,上下不执行仍视为无物,或是反过来利用做出假证书,市场教化度不够,从业人员认知程度也是问题。关键是水深才有的赚这样的小民思想普遍在翡翠行业从业人员中,而且他们也是觉得没法规范化,虽然事实上确实是翡翠的规范化比钻石难,水也确实深,各方面(检测手段,商家,消费者,翡翠体系)不成熟。国家法律体制,国民素质都是问题。可以类比食品行业,食品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大企业相对正规(监管及违规成本),小企业,小商贩何处谋生?想不出别的法子或是走个捷径什么的就会侵害的消费者的利益,如何来谈食品安全?
那么下面就来看看云南省珠宝之间研究院参考钻石评价体系,所指定的地方标准DB53/T 302—2009《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吧。
《规则》主要两个部分组成,即质量等级划分和质量评价方法。其规定,质量等级采用“5档12级”。 上品(Top Grade)、珍品(Treasure)、精品(Very Good)、佳品(Good)、合格品(Qualified)5个档次。其中上品、珍品、精品、佳品又各划分为三个等级。三四一十二,也就是12级,合格品不分级。在具体评价方法上,采用千分制建立了“5+1评分法”。其综合考虑了翡翠饰品的自然属性及文化属性(即种、水、色、工、瑕和综合印象),既保证翡翠饰品品质客观性,又兼顾并符合市场交易规律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