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瑶光玛瑙手镯价值揭秘人工处理技巧与鉴别秘诀
人工处理翡翠,一般有B货、B+C货和C货三种。B货的人工处理通常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漂白除去杂质,通过浸泡在浓酸中数小时至数月,以达到纯净底色的目的;其次是注胶,用高压真空技术将无色环氧树脂注入晶粒间或缝隙内,以增亮、润色并加固结构。但也有采用回填铅玻璃、油、蜡等物质的方法,这些都被称为B货。
而对于B+C货,它们是在上述过程中加入染色剂,同时进行处理,使得颜色更加丰富多彩,有时也被称为“漂染玉”。至于C货,则是通过炝色法,将白色的翡翠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放入重铬酸铵溶液中,使其变成绿色的产品,这种方法常见于绿色或紫色的产品,被俗称为“炝色玉”或者“染色玉”。
一旦了解了这些特征,我们便能够更好地辨识出人工处理的标志:
人工加工后的翡翠在酸洗过程中失去了天然矿石中的微量元素,如铁,导致绿黄之间缺乏过渡带,使得颜色显得呆滞。
用放大镜观察,可以发现网状的染料存在。
虽然看似完美,但实际上绿边缘参差不齐,没有真正的自然光泽。
天然矿石含有硬玉以外的其他成分,如铬辉石等,而这些在酸性环境下会腐蚀不同程度,因此用放大镜可以看到晶体表面上的凹痕和沙眼。
为了肉眼鉴别,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观察法:使用高倍放大镜检查是否有被酸腐蚀的网状表面或染料沉积。
点滴法:如果用浓盐酸点滴到天然品上,它会呈现汗珠效应,而人工品则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敲打法:敲打天然品会发出清脆声,而敲打假品则发出低沉声音。
酸烤法:用浓度较高的盐水擦拭后,用烧红的大头针盖烤,可发现变黄斑点,即为假品。
掌握以上几个简单易行的手段,便能准确判断出真伪,不再迷惑于琳琅满目的商品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