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玉石价格揭秘人工处理技巧与鉴别艺术
翡翠的艺术与欺骗:揭秘人工处理技巧与鉴别之道
在宝石界,翡翠以其独特的绿色和珍贵的地位,成为了许多收藏家和爱好者的梦想。然而,在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的翡翠都是天然的,有些甚至是经过精心的人工处理而成。人工处理的翡翠,一般分为B货、B+C货和C货三种。
B货通常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将白色或浅色的自然玉石进行漂白,以去除杂质并达到纯净效果;然后通过高压真空注入无色环氧树脂,使玉石更加坚固,同时增亮、润色。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没有瑕疵,因为在酸洗漂白过程中,原本结构可能会被破坏,这种处理方式对于保持长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此外,还有利用回填铅玻璃、油或者蜡等物质来提升美观度的一种方法,但这种做法同样不符合传统标准,被视为一种欺骗行为。
B+C货则是在上述步骤中加入了染料,与天然颜色的融合,让人难以区分,它们也常被称作“漂染玉”。而C货则是通过炝色法,将白色玉石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用重铬酸铵溶液染成绿色的产品,这一过程使得它们拥有显著不同的颜调,与真正天然绿色的差异尤为明显,常见于淡黄或紫色的产品,被称作“炝色玉”、“染色玉”。
要识别这些人工处理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观察法: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晶体表面,可以发现人工处理品中的胶质或染料痕迹,如网状表面或浸染后的网状点缀。
点滴法:用浓盐酸轻轻滴在材料上,如果是天然材质,它会出现汗珠现象,而如果是人工加工,则不会产生这样的反应。
敲打法:轻敲击时,天然材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而敲击加工品则发出的声音低沉且闷哑。
酸烤法:用浓酸擦涂背面,然后用烧红的大头针盖烤两三次,可看到变黄或焦化斑点,即可判断出是否为人工加工。
只要掌握这些鉴别方法,并对比真假实物,不仅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也能避免购买到价值不菲但其实是一份廉价商品的心痛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