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来了的故事揭秘新疆和田玉古老采掘技艺
在昆仑山脚下的民族先民们,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发现了和阗玉石。他们最初是随意拾起沿河岸边散落的卵圆形子玉,然后是从河流中捞取那些漂浮的子玉,再到挖掘出早期河流冲积物中的子玉。后来,他们还学会了追踪河流源头,发现生长在岩石上的原生玉矿。因此,古代采集和田玉有多种方法,如拣玉、捞玉、挖玉以及攻玉,以适应不同地理位置的地质条件。
现代采集方法比古代更加先进,而“挖玉”这一开采方式已经停止,只是在寻找金沙时偶尔会从其中提取一些小块的宝石。然而,与过去相比,现在主要依靠对原生矿床的开采。这一转变使得规模更大,更为科学化的开采活动成为可能,如于田县阿拉玛斯的大型矿场以及且末县的小型但高产量的矿场。
《行程记》、《新五代史》等文献记载了当时关于如何进行季节性拣取与捞取和田子的制度。在秋季,由于水位下降,人们可以较容易地找到这些沉积在地面的珠宝。而春季由于冰雪融化,也成为了一个好的收获时间。但在冬天,由于严寒,这一工作几乎不进行。
除了官方机构,还有一些私人商人参与这项行业,他们通常在官员监督下操作,并将所有收获归入国库。在清朝时期,即便如此,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受限制的人口活动。在那时候,如果非要私自进行採撈,那么必须得到政府批准并支付相关税费。
然而,有些地区如塔什库尔干县、叶城县、皮山县、和田县及策勒县曾短暂开放其本土资源供商业利用。此外,《马可波罗游记》也提到了位于培因省的一条著名之名叫尔西顿尼白色雅斯白之类各种各样的珍贵宝石,它们被出口至中国北方各个地区,是该省最大的出口商品之一。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撰写了一篇有关月光下搜寻白色鹅卵石(即“月亮下的羊脂琉璃”) 的文章,其中描述了夜晚如何通过月光来辨认这些珠宝。他还指出了当地居民以赤裸身躯潜入水域寻找此类物品,因为它们似乎能够吸引那些留存下来而未被带走的事物,因此更易于发现。此外,他还提到了其他地方也有丰富资源的地方,但他并不认为这种做法是有智慧或合理的情况。
尽管如此,一些传说仍旧存在,比如一种神秘的力量控制着这些美丽事物,使得它们只会出现在特定的环境中或仅限于某些时间段内。这表明,对於這個領域,有許多傳統觀念與信仰都深植於當地文化中,不僅僅是對於實際開採技術的一種理解,而且還包括了一種對於自然界力量與運命控制的心靈信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