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盗坑风云一位清代将军的遗址遭遇两米深的挖掘
清代将军墓遭盗挖,盗坑最深达两米
北京一处拆迁区域曾经是清代福州将军石文炳的墓地,如今地表建筑已不复存在。在这片空旷的北石家村,一些幸存的村民证实,有人在夜晚秘密来此探挖宝物,但由于无人愿意涉足此事,只有狗儿在偷窃时不断地吠叫。现在,这里已经发现了多个深浅不同的盗坑。
这些小规模的探洞逐渐扩大,最深的一处达到了两米。专注于古墓研究的人士指出,这里的居民搬离,房屋空置,无人看守,是为盗墓者提供了一个易受攻击的机会。而且,由于这里正值拆迁之际,不设防的情况更加显著。
记者了解到,在两个月前,一位文物爱好者注意到北石家村8号院内外出现了大量挖掘痕迹,其中包括20余个由洛阳铲留下的探洞。当地居民回忆起过去,曾有人在夜幕下潜入此地寻找珍贵遗物,但他们都选择保持沉默,只听见那晚狗儿持续不断的声音。
昨日,有朝阳区居民报告称,该地区仍未能有效控制盗挖行为,并且情况还在恶化。记者重新访问了该地区,发现与之前相比,现在被发现的是更多更大的盗坑,而不是小型探洞。这次共计近10个盗坑集中在地理位置上,它们大小和深度各异,小一些只有半米深,而大一些足以容纳一个人进入。
最大的一个盗坑达到两米深,可以轻松容纳一人移动。此外,还有一条斜向下方的小道通往底部,但土壤湿润显示最近才被挖开。据曾居住于此的地主张琳表示,大型的这个钻孔位于北石家村8号东屋墙脚边,从前房子尚未拆除时,就已经被破坏过。他提及过,那里原有三座宝顶,最大的这个可能就是东宝顶的地方。
根据历史记录,此地曾经埋葬了一位清代将军,《北京市朝阳区地名志》中记载,北石家村也就是因为这里原有的清代福州将军石文炳墓而得名。而学术著作《京郊清墓探寻》中提到,他所选定的地点风水佳境,同时他本人的名字也是“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的象征之一。
然而,由于长时间没有保护,这座古墓早已损毁不存。但据当地球民描述,被挖开的地方恰好是古老陵园原址。这一切似乎暗示着那些现代化工具装备武装人员确实成功找到并破坏了某些遗迹,并可能带走了一些珍贵文物。倪方六教授分析,他们通常会先垂直方向下挖,然后四周扩展,以确保最大范围可供搜索。此举使得这些现代化工具成为他们追求财富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