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比德与玉新疆和田玉遭遇社会投资狂热天然缅甸翡翠成为焦点
在这个疯狂的社会里,和田玉的价格如同翡翠般耀眼,吸引着无数人的注意。近年来,我国人对玉的热爱再起,这不仅仅是一种审美,更是财富投资的一部分。在新疆和田,这块历史悠久的地球,每一块和田“欲”都承载着沉重的价值。
我,一个曾经随意购买几千元玉石的人,现在发现自己买不到好玉,也买不起好玉了。这一切都是因为近十年的时间里,和田玉价格飙升至前所未有。从最初的小幅上涨到现在这种令人瞠目的涨幅,每一次开采、交易、收藏,都像是在追逐一场梦幻般的财富故事。
我曾经在喀什工作时,在街头逛逛玉器店,有时会随手送给朋友喜欢的东西,那时每一块玉石不过几千元。但现在,即使是我脖子上的那小块羊脂白玉,也被评估为2万多元。我想,如果卖掉它,那将是我2005年在和田以4000元购得,当初如果花3000多点就能买下来,那真是太便宜了。
但现实却是如此残酷,一些好的料被“捂住”不肯在市面上卖,而那些偶尔能看到的好料,却只能望洋兴叹。一听说价,就让人心惊胆战。而且越是离产地近的地方,玉价越高,这让我不得不思考:这是否真的值得?
今年的一次拍卖会上,一块12公斤白山料竟然售出600多万,而若去往1997或1998年,它只值1500元/公斤,再往前10年,在80年代,只需80元/公斤。仔料更是让人难以置信,其价格飙升至500万以上。
我虽不是收藏家,但作为宝石鉴定专家,我知道这些变化背后,是对传统文化认知深刻改变,是贫困地区脱贫希望,也是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对于财产保值增值需求扭曲性的体现。而这一切,都正在构建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大时代背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