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玉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魅力之谜
玉镯
喜欢玉。一直想养一块璀璨夺目的玉,而不仅是佩戴它。佩戴只是单纯地将其悬挂在手腕上,增添几分时尚之气息。而养,是要用心去感悟,它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蕴藏着深邃的文化内涵,不离不弃,直至用心之人与它产生了灵魂共鸣,使得玉石变得通透明亮,懂得认主,可以驱散邪恶。
玉是有着超凡灵性的存在,一直如此坚信。一如当年春秋时期齐国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夺王位,那场生死攸关的决斗中,小白射出的箭被他自己的玉带勾住箭镞而侥幸未死,这个转机成就了一段历史。这份超凡脱俗的灵性其实是爱情的体现,即主人对玉的心意日久天长,也让那块原本冰冷无生命的事物染上了温柔的情感,从而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知相爱的情谊。
我喜欢看到人物之间那种默契和理解。在爱护这块珍贵的宝石时,不仅因为它莹润晶莹,更因为它背后的故事和文化价值。一些字母,只是在空旷的地方独立站立,便能给人以极致美学体验,如瑞雪中横逸的小红黄梅;夕阳下微摇的芦荻花;竹篱旁怒放的大黄秋菊,都充满了幽默深远的美妙。"玉"这个字便是一个例证,它令人联想到温润、纯净、高洁、君子、美人,以及一种淡泊名利、清高自持的人格魅力。我曾向一个喜爱书法艺术的人求助,只为得到他笔下的完美“玉”字,但他说:“如同真正把握‘玉’这一简单却不简单的一笔,就非但需要功夫,更需心性。”正如王曦之书法中的“之”字,每一次变化都像是妖娆动人的女性姿态,无穷变幻,却难以轻易写出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深度。“月光下披肩飘扬”的舞者也好,“诗词里的音节跳跃”的乐章也罢,都能在瞬间捕捉到时间流逝中的韵味。
最后,我仍然将我的梦想寄托于这颗璀璨耀眼的地球上的宝石——那片广袤无垠的大海。大海永远是一幅画布,每一次波浪都是艺术家的手指,在水面上绘制出不同的风景图案,让人们从中领略自然界无尽丰富多彩的一面。而我,就是那个渴望触摸这些画面的旅者,我想要探索大海深处隐藏着什么秘密,又或者那里有没有等待我发现的人类精神象征——那些被称作“瑰宝”的珍珠?
宝玉与黛黛初次见面,他只问她:“妹妹可有‘真珠’?”黛黛一愣,然后回答:“你看到了我的‘真珠’吗?它们躲在每一颗贝壳里。”如果有人能够像他们那样彼此了解,那么我们或许可以这样回答:你是否看到了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的内心世界,就像那些埋藏在地底下的珍贵资源,只要愿意挖掘,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