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空白时期官窑瓷收藏指南揭秘工艺路线与流程图
明代空白时期官窑瓷的收藏指南:揭秘工艺路线与流程图
在中国瓷器史上,明代空白时期被称为“黑暗”或“空白”的三朝,即正统、景泰和天顺年间。这段时间内生产的瓷器对理解当时的经济文化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清代磁州窑系黑釉涩圈圈足叠烧工艺碗,胎质干爽致密,通体包浆具有一定的老化迹象,制作工艺时代风格明显,是一件图鉴真品,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随着时间推移,这类瓷器价格将有增值与保值空间,对于喜欢收藏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例如,“婴戏图”碗,它在2012年的拍卖会上成交价高达HKD 7,820,000;另一例是青花矾红九龙闹海图大碗,在2021年的拍卖会上成交价达到RMB 2,990,000。
曾有人认为“空白期”的瓷器绝大部分都是民窑产品,没有官窑,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明英宗实录》、《大明会典》、《明史》等历史文献中,都有关于景德镇皇家窑厂仍在生产瓷器的情况。笔者分析后发现,这一时期虽然质量和数量都比不上永乐、宣德期间,但确实存在精细工艺的人才。
例如,一件带纪念款的大青花笔架,在广东博物馆中就曾被发现;还有两件青花龙凤纹梅瓶和人物纹罐,也分别在不同年份的拍卖会上以高额价格成交。
最后,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著名的龙泉窑青瓷杯和托盘,其特点是造型优美、釉色特别,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此外,由于双层制作难度较大,它们也是研究艺术家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