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珠宝玉石鉴定师揭秘和田玉与俄料的差异之谜犹如解锁天然珍宝的密码
随着近年来玉器收藏热的兴起,尤其是对珍贵稀少和田玉的追捧,有不少买家在花费巨资后,却发现手中的“和田玉”实际上是一块俄罗斯玉。那么,和田玉与俄料(即俄罗斯料)的区别又在哪儿呢?这一问题对于那些投身于这片刻繁华与永恒传承的世界中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谜题等待解开。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俄罗斯料与和田玉从物理属性上看,都属于透闪石类,其构成差异并不大。此外,俄罗斯料品质之佳,以至于价格不断攀升,一些极品甚至不输给了和田玉。这使得两者的鉴别变得更加微妙。
然而,在市场上,对于那些附带鉴定证书的“和田玉”,由于一些鉴定机构技术或设备限制,还存在鉴定准确性的问题。因此,对于收藏者而言,要想避免被骗子所欺,就必须掌握一套实用的鉴别方法,不仅要相信眼前的证书,更要练就一双自己的火眼金睛。
皮,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鉴别方法。“皮”并不是简单的表面,而是籽料经过河道长期冲刷后的天然特征——石皮。在过去,由于雕琢技术有限,“皮”会被去除,但现在为了证明籽料身份,一般都会留下一小块作为标志。由于山料没有外皮,而俄罗斯大多数都是山料,因此留有“皮”的籽玉成为防伪标志之一,无论是在北京、扬州还是上海工厂出产的大都如此。
除了“皮”,还有一项相似但更深入的手段——相玉。这是一门学问,它需要结合各方面特征综合分析。如果说可以通过肉眼简单观察就能看出不同,那就是颜色。一块普通的俄罗斯料虽然白,但给人干、死、浆感缺乏油性;而和田山料则脏、绵、绺较多,每一粒都充满细腻油性,用强光打照内部结构呈现细粥状,这一点区分是最根本且精到的一点。而古代评价好玉时讲究温润,即细腻与油性,这一点也用以判断高低,如羊脂白为上品同样讲究白色及油性。所以,通过无Oil这个标准,也能轻易地区分两者的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