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传承的金句和田玉玉文化之精髓
和田玉是中国宝藏之最,其文化价值自有深远。它的历史可追溯至至少3000多年前,是我国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珍贵地保存在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与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从殷商时期开始,和田玉便被运送到中原地区。其路途曲折而漫长,只有经过甘肃、陕西或山西才能够抵达河南。据说,在2900年前的周穆王驾临昆仑山时,他曾带回大量和田玉,这也成为了一段传说中的佳话。
实际上,和田玉确实在周朝时期就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不论是宗教仪式还是政治礼仪,都有一套严格规定。在汉朝张骞通往西域之后,大量和田玉流入中原,它们不仅成为一种奢侈品,也成为了象征财富与权力的物品。
新疆自治区所产和田玉以白色、糖色、青白色为主,其中黄色的尤为罕见且美丽,被誉为“羊脂玉”。在清代以前,这些黄色的大理石几乎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我们应该给予它们应有的尊重。
在古代社会里,珠子常常象征高尚品德,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如“君子比德于璧”等表述。而东汉时期关于“五德”的观念,将五种物理特性(如光泽、坚硬)比喻成人的五大美德——仁义智勇洁净。这一观点展示了珠子的独特地位,以及其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无论从历史角度、新疆当地角度还是现代意义上讲,对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人手工打制出的小巧精致的和田玉,他们不仅是一种高档次的手工艺品,更是中国悠久文明传承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