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籽料文化局提醒盘中藏珠
在探讨和田玉籽料是否需要盘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何为“盘”?盘玉是一种通过摩擦使玉质表面变得光亮的过程,但这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和田玉。事实上,高质量的和田玉,其毛孔致密,不宜过度盘磨,以免损害其原有的柔韧性与油润感。
有经验丰富的老一辈收藏家深知这一点,他们通常不会盲目对任何类型的和田玉进行盘磨。例如,一块优质的和田玉籽料,如果被不当地盘磨,其原本细腻、内敛的光泽会逐渐消失,最终变成一种锃亮且缺乏生命力的表皮,这样的处理往往会大大降低其价值。据说,有位朋友曾经因为没有辨别能力,将一块价值五万元的大理石般光泽的手镯送给了一个自认为精通打磨技术的人,那个人则以三万元将其买下,并表示即便是如此高价也觉得有些过分。
那么,在哪些情况下,需要对和田玉进行盤呢?首先,当刚出河新鲜采集到的籽料出现干涩、糙糙无光时,可以适当地进行一次或两次轻微打磨,以去除表面的硝化物,使得宝石能够展现出它本身那份油润而细腻的情怀。一旦达到最佳状态,就应停止进一步操作,因为过度打磨可能导致宝石失去天然魅力。
此外,对于那些具有较重石性、毛孔粗大的黄沁类料来说,它们更容易接受并因此更加受益于定期的小量打磨。在这个过程中,黄沁类料能够逐渐变得更加润泽,而对于那些致密型号,则由于无法有效渗透,因此不太适合频繁打磨。若长时间未被妥善保养,这些黄沁材料可能会显得越来越干燥,甚至像普通岩石一样失去了它们独特之处,所以对于这些材料来说,不论是忙碌还是空闲,都应该考虑定期上油作为必要措施来保持它们原本的一丝不苟美丽。
最后,从山区采集来的多数抛光完美的手饰,如碧色手镯等,因已经具备了良好的镜面效果,便无需再做额外处理,只需欣赏它所呈现出的璀璨夺目的装饰效果即可。这也是我们在欣赏珠宝时最关注的是其整体亮度与观感,而非具体材质背后的复杂保养故事所在。
综上所述,对于不同类型及不同状况下的和田玉籽料,其是否需要进行盘以及如何进行都是一个考量问题,它涉及到对宝石本质及其价值理解,以及如何平衡保护与展示之间的心智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