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在追求工艺过程的完美中被骗背后往往是心态阅历道德有缺陷的深层原因
在我国古玩艺术品的收藏市场中,不仅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阶层,更是有各行各业的人们参与其中,各个社会阶层及各行各业人们也都有着不一样的收藏理念。在复杂纷乱的市场环境中,有些社会地位很高的成功人士、非常具有学识的学者,甚至一些资产超过上千万的企业家们,他们虽然能够在本行业取得十分优秀的成绩,但是往往在收藏中不是上当受骗,就是被狡诈的商家们以次充好?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个现象呢?
其实,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的是心态、阅历、道德有缺陷的人。这些人可能因为过于自信或急功近利,没有耐心去学习和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因此容易被假货所欺。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在古玩艺术品市场上,真伪难辨,需要深厚的地知识储备和实战经验。
例如,一件清乾隆年制款铜鎏金梵文兽耳簋式炉,其尺寸为口径13.3厘米;髙8.3厘米;重1454g,估价为RMB 450,000 ~ 600,000,最终成交价达到RMB 667,000。这件作品展现了工艺过程中的精湛技艺,但对于普通收藏者来说,要鉴别出这是一件真品并非易事。
再比如,一件明宣德年制铭铜螭耳三足炉,其直径26厘米;高16.2厘米,估价为RMB 580,000 ~ 900,000,最终成交价同样达到了RMB 667,000。这类珍贵古玩 artworks 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工艺过程,还体现在其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但对于新手收藏者来说,要区分真假更是挑战。
因此,对于那些新泰、且阅历比较少的收藏者们,如果不能够把自己的姿态放低的话,那么就一定会在这一市场中打眼。毕竟没有知识储备与实战经验,就把自己当成古玩艺术品的收藏专家,其市场一定会给你一个惨痛的教育。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但又充满误导的地方,只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即使是初入门的人,也能逐渐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从而避免成为被骗人的下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