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时期斗彩婴戏图小碗铸造技艺的精妙之作
釉面如玉,一眼开门;传世之包浆,喝茶干饭。古今共用,限时放漏。新友老友齐聚一堂,共同参与其乐融融之盛事!品相考究:每一碗,无一不精心雕琢,不留瑕疵。一目了然,便知非凡。
身3cm细冲,盖0.5cm细冲,以致于不经灯光照射即难以察觉,更何况盖部,即便如此精妙之处,也属难能可贵。雍正年间,是满清王朝厚积薄发的一段时期,其御窑厂瓷器作为手工艺的象征,在这一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技艺成就。
在纹饰布局上,将彩色与填彩技艺进行创新发展,这在斗彩瓷器上体现为一种突破性创新,即将粉彩、珐琅等与釉下青花相结合,使得色彩更加鲜艳夺目。
此斗彩婴戏图小碗出自雍正官窑,其制作充分体现了雍正瓷器制造者的天赋和技术上的卓越成就。圆润的手感和修长的腰部,让人赏心悦目。此碗采用圈足修胎规整的工艺,并在露胎处及碗内壁施以金银线条装饰。足底则是青花双线圈,上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此乃对材料精湛加工的一种见证。
这件作品所采用的釉面涂料极为细腻且透明度高,比有色的地更能显露出材质本身的光泽和鲜亮颜色。在填绘方面也十分讲究,没有任何溢出的问题,是一件品相完美无瑕的古典艺术珍品。
婴戏题材在陶瓷上的运用,从成化官窑开始逐渐流行,并成为后来多代名家继承并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题材,最受欢迎的是嘉靖、万历两朝。但到了雍正年间,由于受到晚明审美风尚影响,这类童真无邪的情景也被广泛采用,如本次展示的小 碟就是一个例子外表描绘了一群嬉笑打闹的小孩,他们三五成群,或骑竹马,或执蕉叶,在庭院中尽情玩耍,全都洋溢着天真烂漫的情怀,每个动作都栩栩如生,有着细腻入微的人物刻画和丰富多样的颜色配搭,为观者带来一种既温馨又引人入胜的视觉享受。
此斗彩婴戏图小碟尺寸为口径9.3厘米、高4.5厘米、足径3.4厘米,全通体均为黄釉。这也是皇帝后妃们使用过的一种特殊类型。而目前市场上这类藏品很少见,更别提全品完好的宝贝了。本次我们将其放漏至大家,以供鉴赏,同时保证传承有序,不失珍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