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贸易和文化重要通道的和田玉路
大量文献记载,中国古代用玉主要来自“昆山”,即今新疆和田一带。秦朝李斯在他的《逐客令》中列举了四件稀世珍宝,其中一件即为和田玉。历史上周的礼器、秦的玉垄、汉的玉衣、唐的行龙玉佩、宋的玉嵌饰、元的渎山大玉海、明的鹅*带钩等精美玉雕所用的原料都是和田玉。
贯穿东西的“玉石之路”也被称为“昆山玉路”、“和田玉路”,是相对“丝绸之路”提出的。它以新疆和田为中心,向东西两翼运出和田玉,经塔克拉玛干沙漠通道,沿河西走廊或北部大草原向东行进到达中原地区,向西据说在巴格达也发现有和田玉。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推断,这条向东运输玉石的“玉石之路”早于张骞出使西域“凿空”的“丝绸之路”数千年,同时也是后者的基础。
“玉石之路”可以说是早期沟通中西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这条通道很早就见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如《穆天子传》中有关于周代穆天子西征“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玉器服物,载玉万只”的记述。考古材料中有确切鉴定结论的是殷墟妇好墓,证明至少从商代中晚期开始就有大量和田玉涌人中原。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隅。它南抵昆仑山,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部与巴音郭榜蒙古自治州相接.西部与喀什地区毗邻。出土的和田玉,以及其他越来越多的材料表明,很可能在史前时期(距今6000~5000年前)就已形成了这条从和田出发向东运输玉石的路线。
*迟在秦汉之际,中国玉文化开始进入以和田玉为主体的时代。同时,玉被儒家赋予“德”的内涵,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丝绸之路兴起后,运往中原内地的玉料更是络绎不绝,玉器同时也是丝路贸易的重要内容。历代中原朝廷均通过受贡和贸易的途径获得和田玉。在乾隆二十五年之后,回部每年进贡和田玉达2000千克,使清代宫廷用玉达到了空前浩繁的局面。
昆仑山自古产玉,驰名遐述的和田美玉就蕴藏在塔里木盆地南部的昆仑山(包括阿尔金山)北坡。虽说昆仑山长不过1200多千米,但是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5座之多,是世界屋脊之H1永。在古代,高大雄伟的昆仑山被认为是“万山之祖”,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传说它是中华**的先祖黄帝的居住之所,山上有壮丽的宫阙、奇花异草、珍禽怪兽、令人长生不老的灵芝仙草和神泉,还有帝王、神仙食用的宝玉等等。
中国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里所使用的上等和田玉均来自和田的两条河,即以出产白玉而享誉世界的玉龙喀什河(俗称“白玉河”)和以出产墨玉、青玉而著称于世的喀拉喀什河(俗称“墨玉河”)。
这两条河流均发源于昆仑山主脉的北坡,在昆仑山北部的山间纵谷中流动一段距离后,又向北切穿昆仑山*北的一道山脊进入塔里木盆地。它们在盆地中并行;在科什拉什地区汇和成和田河。和田绿洲就位于两河出山之后的广大冲积扇上。通往绿洲的古今河道及由此上溯的两岸地区都是采、挖河玉的上佳场所。
和田玉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白玉、青玉、墨玉、黄玉四类,白玉是和田玉中特有的**玉石,并可再细分为羊脂玉和青白玉。羊脂玉因色似羊脂而得名,质地细腻光润,是白玉中**的品种,产量十分稀少,也极其名贵。
为何这里的白玉品质是所有和田玉中**的呢?专家们认为这与玉石原生矿被冰川覆盖和冰川对玉矿的剥蚀、搬运有关。万古冰川之下的原生矿在高寒髙压作用下,玉料之中的杂质被冰川萃取带走。另外,冰川的剥蚀、搬运又是一个漫长、激烈的打磨过程,因而造就了白玉河白玉的优良品质。
|